操作手册下载
CHAIN TOOL DOWNLOAD
确 定
一品堂五周年寄语 —— 写于2009年9月6日,时值一品堂创立五周年.
[ 来源:  时间:2021-09-02  阅读:1384次 ]

写给下一个《五年》

一品堂公司创业五周年寄语/随想

写于2009年9月6日,时值一品堂品牌投资机构 创立五周年


谨以此文,献给:

1.在一品堂以做|连锁策划|和|VI设计|为主的草创时期内,给了我们个重要合作订单的周亚楼先生,是你给我们带来缕曙光;

2.所有支持过我们的客户朋友和加盟商朋友;

3.曾经走得很近,又因各种缘由偏离了本道的合作伙伴;

4.曾经讥讽过我们的人,你给了我们上进的动力;

5.曾经鼓励过我们的人,你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。

还有,献给即将启程奔赴下一个五年的,战友们。



回顾: 一品堂模式之五年盘点

1.崛起于成都,中国个连锁品牌孵化基地。一品堂人很倔强地把“连锁品牌孵化基地”这面旗帜,插进了成都----这个中国餐饮业的重镇。四川一品堂品牌运营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进入策划界的细分领域,专门为餐饮连锁业做定向服务。从餐饮策划开始,逐步升级到“品牌+系统+通路”的商业模式。作为一家智力型机构,一品堂的成长在某种角度来看,象征着中国智业机构从传统的“广告、咨询、策划” 层面,进化到“以品牌投资、连锁推广和实体运营系统操控为主”的品牌孵化层面的标志;

2.从“资源整合型”到“系统型和通路型企业”。中国企业超缺的不是产品、技术或资金,而是集品牌孵化、推广通路和管理系统为一体的、让产品可以快速成长为品牌的一站式平台,这是一品堂人五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;

3.在国内率先闯出“品牌投资业”---从“先收客户钱”到“先给客户钱”。一品堂凭借“系统”和“通路”,对于民间原生态的优秀产品项目,有的时候不但不收客户钱,反倒出钱给客户,为社会创造投资机会,与客户共享收益,开创出全新的“品牌投资”商业模式;

4.从“川菜界硅谷”到“连锁品牌界的沃尔玛”。在“三锅演义、兔吧锅、自在江湖、超哥串子”等一品堂公司旗下的餐饮直营品牌陆续进入市场之时,跨出餐饮业的珠宝连锁品牌“钻氏夫人”、养生火疗品牌“三昧真火养生馆”等品牌也相继孵化出炉,进入市场。在下一个金融春天来到的时候,预计一品堂公司的直营品牌群可以排列出一个方阵;

5.从“服务于硬体”到“打造软实力”的转变。一品堂团队坚信:中国不缺乏国际性的重量级产品,而缺乏国际性的重量级品牌,是因为我们业内更欠缺的是国际性水准的品牌运营公司,缺少的是“孵化基地、管理系统、推广通路”这样的软实力机构,一个可以让好项目着陆的软平台。



正文:

一晃五年了!

四川一品堂品牌运营有限公司从2004年9月开始挂牌营业,到今天,已经匆匆走过5年。这五年,我们因为一品堂的事业,收获了自身心灵的成长,收获了友情,赢得了尊重。

回首创业狂奔的五年,和友人们几杯啤酒下肚,心绪容易沸腾。有朋友劝我说,把这五年的技术积累整理一下,做一套基于连锁品牌实战案例的学术性书籍出版吧。但我始终觉得,一品堂没有在实战中打拼十年,还没有资格说什么!我们甚至感觉,自己几乎没有闲暇去回首整理。因为,打个盹儿的功夫,发现已经在奔赴下一个五年的路上了。想来想去,仍愿意选择埋头前行。
因此,仅以如下的一些杂想文段,和所有支持过关心过我们的朋友,一起分享心路历程……



多少次,面对冷眼与嘲笑,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。

援引自《海阔天空》作者:黄家驹---beyond乐队

这首《海阔天空》,曾经响彻我们记忆中的校园。那时候听到这歌就象听到出发的号角,血管里澎湃着无坚不摧的,青春的力量。感谢黄家驹,这位天才。每次在这座城市里感到孤独无助、彷徨无奈的时候,这首歌的旋律如暗流一样奔涌而出。家驹把一代人身上共有的东西,唱活了。

虽没赶上“上山下乡”,对于“下海下岗”也还是耳闻目染----赶在沉闷的政治时代尾巴上,领教了半截子的格式化教育。记得有一首歌,是谷建芬老师作曲的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,尽管当时对歌词似懂非懂,但是一句“挺胸膛,笑扬眉,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”唱的我们,那是----相当的陶醉。真的很怀念那时唱歌的感觉,豪言壮语一样的歌词如水一样就飘出来了:

再过二十年,我们重相会,伟大的祖国,该有多么美!
天也新,地也新,春光更明媚,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。
啊,亲爱的朋友们,创造这奇迹要靠谁?
要靠我,要靠你,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!


如今,20年早就过去了,在城市灯火的现实中,抬头一看,我操他妈的旦,世界早变了:到处是行政垄断、学术垄断、官商横行、权钱交易、吏治腐败。传统文化没被灭顶,却也象挨了一次腰斩。一个堂堂理学大国,废理兴法,而中国法律在立法、执法层面又歧义纷争、漏洞百出。法官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人们:道理不等于法理。殊不知,道理不固,法何以存……在这苍茫20年间,当国人还在自虐和自残的时候,外来文化强势而入,神州大地处处灯红酒绿,百态尽出,让人眼花缭乱。
而老老实实按照老师的教导长大的孩子,走出象牙塔,等待咱们的是通货膨胀、货币贬值、房价飙升,新的“圈地运动”如火如荼。大学毕业以后好不容易找个工作,一算计,要20年不吃不喝,才够本娶一个老婆……都不知道该骂谁切! 
而就在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当大多数国人还在“国家福利、国营单位”等人民公社的残余概念的笼罩下,在国营大厂、国营机构里朝九晚五的时候,一批被当时主流所不容的人群,除了少数的“流寇秀才和落魄仕人”,更多的是:摆小摊的个体、目不识丁的农民、没有职业的二流子。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“生存型创业”,一不小心,多年以后修成正果,成了“新时代超可爱的人”,俗称-----大款。

构成金字塔不同阶层人群的相对稳定性被破坏掉,必然要重组。时代的洪流让一部分人倏忽一下提升到比较高阶的时候,很多隐患也就埋下了。

曾听一位策划界同行说:要把那家企业策划好,先要把他的老板给“策划”了。是的,很多民营企业家涌现出来,身价上亿的,甚至只会写自己的名字----然而,这却是现实。

存在,即是合理的。

 ......


有一天,忽然懂了,上世纪末崛起的民营企业家,靠的是勇气或机缘性资源,不管他们起步有多低,甚至有可能多么的不合理,但毕竟他们完成了那一个历史断代的使命。他们在那样一个年代勇敢一跳,完成了从工人到商人,或从农民到商人的跨越,是值得尊敬的。而2000年以后的中国民营企业家,要靠知识和执着,把这个接力棒传下去。
6.70年代是政治家的时代,80年代以后是文化人的时代,而今天,是企业家的时代。原来,老天爷要让我们这一代人“投笔从商”。做不了官商,权作江湖草莽的“绿林商人”也罢。草莽做大做强了,有朝一日也可登堂入室。可以说,从一个职业经理人成长为一个企业家,曾经是我在一个阶段超主要的拼搏动力。

“中国不缺少国际性的重量级产品,而缺少国际性的重量级品牌”,人就是很奇怪,有时候就是一瞬间,就发出一个强大的愿心----我要办企业,做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运营公司,构建一个软平台:品牌孵化+管理系统+推广通路。让优质的民间原生态产品可以一站式孵化成形,进入市场。超终,实现华人世界的品牌群崛起。


就凭你?你有什么资源,你有多少资金,你有多大后台,你有多大能耐?
冷眼、讥讽、嘲笑、背后指点……邹坤伦不是傻子,就是疯子,不过喝了一点洋墨水,就不知天高地厚。先把自己养活再说吧!
每当这些时候,总是缄默不语,也只能这样。因为我当时有的,除了信念,只有信念。其他的,必须靠未来的业绩来说话。

信念,在某些人看来是空的。然而,“大空”孕育“大有”。

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动力:

六祖慧能在出家事佛之前,只是一个靠砍柴为生、目不识丁的樵夫。有一天,他在一个富贵人家窗口下听到朗诵《金刚经》,当念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时候,顿然开悟。他历经艰辛来到五祖榻前,五祖见到这个脚穿草鞋、没有文化的乡下汉子,说了句:这里不适合你。这个乡下汉子泰然地回答:“人分南北,佛法岂分南北?”言下之意很明白,人有高低贵贱之分,难道佛法也有南北东西之分吗?这岂不是和“佛性无处不在,佛法无处不在”的教诲相矛盾。一个常年砍柴为生的乡巴佬,能回答出这样的话来,说明他当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悟了。超后,五祖终于将毕生佛学所得传授给了他。他就是禅宗的六祖----慧能。

自古,英雄不问出处!物质层面的起点高低并不是的决定性因素。只要有“心”!

人的肉体和心灵是隔得很远的。肉体连着地,人心却连着天。人的心有了感念,会象金子一样闪光,震动八方世界的神佛,护佑一只汪洋中前行的小船。
我们唯有,忘记所有的伤痛。


前方-----海阔天空!



当方向正确时,耐力比能力更重要!


用上等马对中等马,一定赢。道理就这么简单。


 一品堂初创的头两年时间里,我们的想法就是要树立起专门为餐饮连锁企业服务的旗帜,让“小米+步枪”开始起步的一品堂团队,先在餐饮竞争白热化的成都-----存活下来,再图发展。那时候的业务模型为“企划外包”,即:让餐饮连锁企业总部撤掉自己的企划部,使用一品堂团队作为他们外挂的贴身企划部门,把企划职能外包给一品堂。
因为可以用一个团队服务于多个企业,就能实现分摊人力成本。所以,一品堂可用超高的待遇起用行业超高水准的人才,组建起行业化团队为企业服务,从以前的“1个人为10个人服务”,转变为“10个人为1个人服务”。这就是“上等马”战“中等马”的简单逻辑。在被某些老资格人才指为“傻瓜”和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时候,一品堂真的就靠这一招闯出了一片小天地。
后来有人说,这是勇气,或者,是一种只有偏执狂才做得出来的事情。其实说到底,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。商业模式,恰恰是越简单越好。但是,往往简单的东西,很多人不一定能真正理解。

进入“软投资”领域。投资,这个词,在一品堂人的眼里被分为阴阳共存的两类:一类是以资金为主的硬投资,代表做法是,出钱投入设备厂房,打造产品等,这也是人们普遍理解和认知的一种投资行为;另一类投资,就是在一品堂被称为“品牌投资”的软投资模式。拥有了品牌,拥有了知识产权,就占领了制高点。就拥有了企业和市场沟通的----心灵的载体。
一种划时代的商业模式,往往容易被专家们扼杀在摇篮中。被指----不是疯子,就是骗子。
所幸,专家是用来折磨消费者的,而我们天生是来折磨专家的。

一件事情,坚持8年,就一定有追随者。当方向正确时,耐力比能力更重要!

我看《北京人在纽约》,王启明的女儿,刚从北京迁到美国,骂他道:“你这个臭资本家……”王启明说,“是,我是资本家,但你知道不,我他妈的先喝的是我自己的血......”

一个北京人在纽约这座高手如云的商业城市扎下根来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喝自己的血,简单理解,就是先要付出,才会有回报。所以,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前途就在前方,你敢不敢闯?只要有这个魄力和决心,天底下没有干不好的事情!鼓励智慧创富和勤劳创富,资本家是一个民族的精华。在我们的字典里,资本家是一个褒义词。

有一次我从北京回成都,因为飞机晚点,有幸在机场看到了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的讲话,他说:“有一种公司,刚开始就准备一笔钱,租个很漂亮很大的办公室,来应聘的员工觉得办公室挺豪华,可能老板有钱,就留下了,老板一时之间招了很多员工坐在很豪华的办公室里面,但是不知道这些人是好是坏,而员工也不知道老板究竟要干什么,这样的公司超后办公室往往越做越小;还有一种公司,刚开始只有一个小房间,超多放得下四把椅子,里面坐了三个人,一个是老板,一个是他的同事,另一个,可能就是他的老婆。他们要招第四个人的时候非常谨慎,一个是因为缺钱,还有就是要三个人都同时看得上才行,这样的公司往往办公室越做越大......”,看到这里,我眼泪当场就流出来了。

一品堂创业的时候,就是这种情况,三个人,当时超大的投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,前半年时间在家里办公。而今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运作的品牌和实体,我们的办公室越做越大。
只要你仔细测量思考了,认为方向是正确的,不要太听信旁人的“高论”,因为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超了解。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往往都需要一点“偏执狂”状态。然后,就象王启明一样,先喝自己的血,拼命奋斗下去。
当方向正确时,耐力比能力更重要,
性格和心态指数比智力指数更重要,
毅力和骨气比金钱更重要。


山沟沟里也能走出马克思!


当年,毛泽东在面对王明等所谓“纯正的布尔什维克和纯正血统的苏维埃”为内容的边缘化排挤时,一代伟大的农民阶层出身的革命家,嘣出了这一句字字真金的话。

国外企业家打固定靶,而中国企业家打的是飞靶,还不是站着打,是骑在马背上边跑边打。更加大有人在的是,连鞋都没穿上,光着脚夺过枪,一路飞跑,一路开枪,只听枪响靶落。好汉---荡气回肠!

在中国的商业势力,有两种:官商、民商。而中国的民商,很多都是光着脚打飞靶闯出来的。
在繁杂的表象之下,提炼出超简单的商业模式,实现盈利,这叫企业家;
从无到有,白手创业,这叫企业家;
把西方先进的商业理论和中国本土实践合而为一,这叫企业家。

事实证明,毛泽东和他的团队,超终带领红军走出危难,取得了中国红色革命的政权。王明等人的本质甚至不在于他们身上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表象,而在于他们的狭隘、浅薄而又浑然不自知。这种本质会使他们成为教条主义者,也会使他们走到另一个极端,成为狭隘的经验主义者—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他们却又缺乏足够的经验。
王明们的嘲笑(“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”),其实在客观上是对毛泽东准确无误的赞颂。因为“山沟沟(隐喻具有特殊国情的中国)里”如果没有“马克思主义”,就只能是固步自封的狭隘的经验主义,是丝毫不会有所进步的;反之,如果仅仅是“纯正”的马克思主义教条,而不能与“山沟沟”的实践相结合,那它就不过是一堆束之高阁的无用的文献,就会是厅堂之中权作摆设的“插花”,终归是要凋谢的。只有“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”,才能落地生根、枝繁叶茂、开花结果。

更可悲的是,数十年之后,今天的企业界依然有许多人在重复着毛泽东当年所批判的错误。在2000年前后,关于“海归派”与“土鳖派”谁更有能耐的争论,以及经理们所经历的对“海归派”从迷信到全然不信的过程,不也正是“王明现象”的当代版吗?这样的例子所折射出来的是人性之中与生俱来的弱点——“狭隘、浅薄和不自知”。如果不时刻保持勤勉、自觉和清醒,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这种劣根性所俘虏。

所以,至今我本人依然近乎偏执地坚信,中餐的产业化崛起,中国餐饮的品牌化时代,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开启。要用“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”逻辑,来消化和融通西方现代品牌连锁系统中的精华。



我们永远不要“成功”,因为成功就意味着停步。

但我们会一直在通往成功的路上。


我们的努力,是为了让“品牌孵化”这面旗帜,在中国品牌连锁化进程中迎风飘扬。

对真理的参悟,往往是在过程之中获得的,而不一定是在结果之后。追逐“成功”,其实是永无止境的。而且不同的人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。在浩渺的宇宙中,如果“成功”的具象物是一颗星星,那这样的星星是无穷无尽的。

有限之身岂能搏无限之境?


其实,只要在通往成功的路上,感受到了成长,已经能洞彻“成功”的全部要义。
我们不敢定义成功,但可以定义失败。什么叫失败?放弃就叫失败。
只要不放弃,就一直在通往成功的路上。


我很庆幸,5年来,一品堂人认准了几个死理儿:


1.有成功的实体投资和操盘经验的智力型公司,才有资格服务于连锁业界。一定要自身具备在市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傲立潮头的能力,以及活生生的操盘业绩,才能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并超越客户需求。所以,我们一直坚持真金白银地投入实体运营之中,以直营店为载体,来锻造我们的系统。实体不要求多,但一定要有,一定要和自己的策划领域相呼应,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业界服务。

2.不做纯咨询、纯策划,让品牌的理念起飞,更要让品牌在现实中着陆。从品牌孵化开始,再到样板店建设、连锁推广和营运支持的一站式服务。

3.不要用客户的钱来为自己买单。我们的模式是:在完成了具备市场价值的品牌孵化之后,自己出钱为客户品牌做推广和管理。如推广失误,一品堂全部买单;而产生的品牌增值和连锁收益,双方共同分享。正因如此,70%的客户在接受了前期孵化服务之后,都愿意通过委托代理、品牌共享、合资等方式与一品堂深度合作。

4.不做雇佣军,只当合作伙伴。一般的广告公司,不管客户的项目有无前途,只要给钱就做策划。客户让开三炮,他就开三炮---那是雇佣军的做法。在一品堂,绝不!因为推广费用是由一品堂承担,所以我们和客户一样的关心结果。我相信,只有把自己的神经和客户的神经连在一起的时候,才能体会市场的残酷,才能完成从“秀才”到“元帅”的突破。

5.我们只做中国连锁企业超需要的,即:品牌孵化、推广引擎和管理系统。变原生态产品为品牌,进入一品堂的推广通路,瞬间呈现给数以海量计的加盟商投资人,让远程管理平台为载体的管理系统,将复杂的管理变成简单易操作的“指间控制、指间协调”,实现连锁管理的傻瓜化、适时化、可复制化、可移动化。我们知道,所谓的傻瓜化管理,是一种大智慧,是用后台的复杂周密的逻辑来支撑在前台操作层面上的极简化---简单到用眼睛看就能明白。由此,企业依赖一个系统而不是个人,任何人事的变动对企业没有任何影响。从而,降低用人成本和用人风险。傻瓜化所蕴藏的逻辑,包括了:标准化和产业化。



使命感,是我们力量的真正源泉。


从2004年建立一品堂开始,经过了两年的潜水,在第三年执行战略转型,从品牌策划转为品牌孵化,致力于“品牌、系统和通路”的软平台建设,2008年迎来了一品堂的个高速发展期。仅一年半的时间,我们直营的品牌“三锅演义”,发展了120多家全国加盟店。


相关链接1:三锅演义

夜色掩映中三锅演义成都贝森路店



第五次升级之后的三锅演义成都桃蹊路店



同盟品牌兔吧锅成都交大直营店


同盟品牌娜奴湾成都青羊北街直营店


其后,经历了四川大地震、雪灾,以及全球金融危机,发展速度稍有衰减,但遏制不住一品堂上升的整体局面。在下一个金融春天到来的时候,我们相信一品堂公司的直营品牌群,包括三锅演义、兔吧锅、自在江湖、超哥串子等,已经可以排列出一个方阵!

两千万和一千万有多大差别?
5个亿和4个亿有多大差别?
100亿和99亿,又有什么不同?

其实,伴随一个企业和一个团队的成长,超大的收获是心智成长的收获。不单单是财富增长和个人的成就感,虽然这些也曾经是鼓舞我们上进的动因之一。
到了一定程度,财富已不再是让人上进的动力,反而会成为包袱和累赘,甚至会演化为让我们懈怠的精神鸦片。
使命感,才是我们力量的真正源泉。

有老员工曾说过这句话:在一品堂坚持下来一年的人,已经有一定耐力了,他会觉得学到很多东西,很想跳槽出去试一把,或自己开个公司什么的。但只要坚持下来三年的,就不会想走了。因为这个事业空间足够大,一品堂的这个商业站位太具有历史性。任何一个公司只要先行一步踩到了这个点位上并坚持下来的,都将成为铭刻于中国连锁品牌发展史上的极地之星。

是的,我们需要一群为了这个使命而心甘情愿的苦行僧。
有前辈说,一个男人在三十岁的时候,一定要找到自己值得去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,我感到庆幸,一品堂给了我很多。再次献给即将启程奔赴下一个五年的战友们!


2009-9-6 凌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