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餐饮业尤其是在成都的餐饮实体企业,经受了白热化的竞争考验。众多无法承受这种从头到脚的洗练的企业,在餐饮市场上只能是匆匆过客。
盘点竞争形势的演进,大致包含如下几个种类:
1、产品竞争:体现为一种匠人精神,或是将产品做到精简却极致,或是将产品推陈出新,不断创意。
2、价格竞争:在同等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以价格取胜,具体表现为买一赠一,打折,送券。
3、成本费用竞争:一些连锁餐饮企业整合上游供应商群体,集中采购,批量囤货,在原辅料进价上面占取优势。从而在行业价格中争取到更多利润,或是降低售价挤压竞争对手。
4、设计竞争:一系列以品牌文化为主导的VI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升级,让餐厅独具视觉美感,提升用餐氛围。
5、服务竞争:让客人感觉服务好到“变态”,把客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。
6、营销竞争:各种传媒渠道、粉丝互动、会员福利,等等。
其实,以上六种既有的竞争点都可以整合起来,统称为品牌竞争。因为,一个餐饮品牌的形成,恰好是基于以上六点的统合效应。与“品牌竞争”这个焦点相呼应的,还有一个隐藏的东西,通常不为人们所觉察。那就是---模式竞争。
缺乏模式竞争的整体规划,品牌竞争策略的实现必然显得苍白乏力,没有支撑。
模式竞争支撑品牌竞争的目标实现,其核心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团队在尽可能低的成本费用基础上,实现竞争点位的落地。从而让餐饮企业哪怕以极其微弱的优势,慢慢令到市场的天平倾斜到自己这一方。目前,在三步一店、五步一铺的成都火锅界,出现的一种智能芯片式自选模式的川西大坝火锅,就是在模式上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。
川西大坝火锅没有走传统的点菜模式,而是走出了一条智能化的自选模式的道路。
食客自己在布置好了玲琅满目的新鲜菜品的选台上自己选择,餐盘全部智能化芯片植入,选好菜之后自动入账,超后吃完再一起支付。
这种模式的初创用意,怕是直接瞄准了“人工费用”这个块压垮了很多餐饮企业的大石头。现在开餐饮实体店,超大的两项费用:房租、人工。还不说食材不断涨价,竞争对手纷纷跳水打折降价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了。
怎么才能把人工尽可能地降下来,而又不能因此而减损了食客的用餐体验?
这是横在几乎所有火锅餐饮实体店投资人面前的课题。
有多少难题,就有多少方法。很显然,成都的川西大坝火锅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。通过食客自己面对面选菜,新鲜菜品的气息铺面而来,看中哪盘自己选,这种选菜的乐趣与传统的点菜式相比起来,可谓是另辟蹊径,这种新增的“购物式”体验,即使让食客在餐厅里多走几步路,也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;因为食客自行选菜,就大量节省了服务员、传菜员的人工介入,业内人士统计,这种自选模式相对传统的点菜式火锅超多可以节约一半的人工费用,这些节约下来的钱,可都是净利润呀!
智能芯片的导入,让结账不再出现人工计算漏洞。而节约下来的人工费用,还可以通过降价的方式或者增加菜品分量的方式回馈给食客,从而提升消费性价比。
模式竞争,原来真正有效的出击点是在成本控制上,那么它与成本竞争又相互关联,当然,也要考虑到顾客的消费体验。所以呢,模式竞争的规划,是一个整体工程。
模式竞争在当今餐饮市场,尤其会在未来10年越来越重要。原因很简单:产品技术、价格竞争、营销竞争、设计竞争等手段,都趋于同质化了。如果说品牌,是整个竞争体系中的明线,那么模式就是在其中的一条暗线。
有了好的模式,能够让品牌竞争事半而功倍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餐饮实体企业经历了各种竞争形势的洗礼。尤其是在成都,这里是川菜之首府,火锅餐饮竞争堪称白热化。不能承受从头到脚的洗练,在成都餐饮市场上是站不住脚的。